学生工作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第二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通知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10日 00:00

全院各系室、各年级(含硕士、博士研究生):

“创青春”系列竞赛被誉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的“奥林匹克”,该赛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调动广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创青春”系列竞赛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原简称“大挑”);另一个则是“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原简称“小挑”)。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2014年,经过广泛动员、周密筹备、认真培育,我院成功举办了物理与电子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涌现了一批优秀个人、团队和作品,并在省市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院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

为迎接新一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振奋我院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我院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活跃我院学术氛围,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环境。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和《物理与电子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办法》,现将我院第二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体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领导组

   长:顾玉宗

长:乔石豪   夏晓智

  员:李嘉妍   刘寒冰      刘军辉          姚星宇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团委,负责竞赛的具体事宜

二、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及作品申报

10月10日,由院团委发出竞赛通知,通过各系室、年级广泛动员学生参赛。

各参赛队伍或个人确定选题(可参考附件一),填写作品申报书(见附件二),连同作品文本(格式见附件三)于11月23日前报院团委。[注:作品电子版与纸质档都须交,电子版请发至邮箱15937830197@163.com,申报书及作品文本需打印六份以年级为单位交至院团委办公室(物理A楼203)。附录四为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部分作品介绍]

(二)作品评审

11月28日—12月4日,学院领导组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根据申报参赛作品的数量,按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及博士生)及自然科学学术论文类、科技发明制作类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三)表彰推荐

12月10日左右,学院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获奖作品、指导教师以及优秀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12月11日-19日,对获奖作品组织培训,指导参赛人员进一步完善作品,并推选作品参加“创青春”河南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院学生作品只有通过参加此竞赛,才有资格被推选参加校级竞赛。)

三、参赛作品资格

(一)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创青春”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二)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四、参赛作品类别及形式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两大类。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其内容包括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及地球科学等)、工(包括石油、化工、机械、仪器仪表、电工、电子、电信、自动化、计算机、建筑、交通运输、轻工业、手工业、动力、环境、劳动保护、土木工程、能源、材料等)、农、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写作要点

1)创新性:至少在前人基础上有所进展(需增添若干新的信息)。

2)科学性:数据真实、逻辑严密、立论有充分依据。

3)严谨性: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论点鲜明、论述有据、结构完整、语言简练、表述准确。

3)学术性:名词术语及叙述方式符合专业标准。

4)实践性:实验方法与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2.基本格式

1)标题:力争做到与内容相符,言简意赅,最好不要超过20个字。切忌使用生僻的专业术语。

2)作者:多名作者的排序应避免可能引起的纠纷。

3)指导教师:***教授(所在单位),或***老师(所在单位)。

4)摘要:其内容是标题的扩充与全文的高度概括,扼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与结论等,字数宜控制在正文字数的3—5%之间,用第三人称语气叙述。

5)关键词:特指从论文标题、正文摘要中精选出来,用以提示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和未经加工的自然语言词汇。可参照各个学科的“主题词表”,一般选3—5个。

6)正文:包括前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

(二)科技发明制作

1.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2.科技发明制作类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研究报告可以涉及该发明的原理、用途、意义、不足等等方面的内容。

3.科技发明制作要求

1)应用领域可以是日常家用、工业用、农业用、玩具等等,参赛作品要在节能、环保、安全、创新等方面至少有一项作为项目特色。

2)三性: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原则,能为社会生活或工业农业等发展带来便利。

五、奖励措施

学院针对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以及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一)参赛作品

对获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的参赛作品奖励具体如下:

1.国家级特、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20000元、10000元、4000元、3000元。

2. 省级特、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000元、800元。

3.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600元、500元、400元。

4.院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元、200元、100元。

同一参赛作品按所获最高级别奖励。同时,参赛作品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分原则给予相应加分。

(二)指导教师

竞赛设优秀指导教师若干,所指导作品在国家级、省级、校级竞赛中获特、一、二、三等奖的主要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按指导作品所获奖项给予一定课时奖励,并在学院职称评审中给予相应加分。具体如下:

1.国家级特、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标准课时500、250、100、75;职称评审加分50、40、30、25。

2.省级特、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标准课时75、50、25、20;职称评审加分22、20、18、16。

3.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课时15、13、10;职称评审不再加分。

同一参赛作品的指导教师,按作品所获最高级别奖励。

指导教师为多人时,不分先后顺序,按人数多少平均加分。指导教师署名以学生作品申报书“资格认定”一栏“导师意见签名”为准。

(三)组织单位

竞赛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系室、年级。

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取消该作品获得的相关奖励。

 

                                                                物理与电子学院

                                                                 201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