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任凤竹
出生年月: 1973 年 2 月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电子邮箱:f.z.ren@henu.edu.cn

任凤竹,女,凝聚态物理学博士。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物理学教学及研究、凝聚态物理科学研究。

(1)1992.09-1996.06,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本科,理学士;
(2)2005.09-2008.06,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理学硕士;
(3)2005.09-2006.09,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4)2012.09-2016.06,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凝聚态物理,博士研究生,理学博士;
(5)1996.07-至今,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学研究项目:
(1)《二维铁磁稀土电子化合物的此耦合机制及量子调控》(编号:HNGD2025008),2024年河南省高层次外籍专家引进计划项目,执行期:2025.01-2025.12,主持,第一,10万.
(2)《二维磁电多铁vdW异质结磁性调控及谷极化机理的理论研究》(编号:25A140003),2025年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主持,第一,3万.
(3) 《二维vdW磁电多铁异质材料及隧道结应用》(编号:242102520029), 2024年河南省科技厅项目, 主持, 第一.
(4)《II(/III)-VI族化合物II-型vdW异质结界面调控及光分解水制氢研究)(编号:22A140015),2022年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主持,第一,3万.
(5)《大吨位运梁机承载力性能提升研发》,2020年横向项目,主持,第一,60万.
(6) 《石墨烯基二维原子晶体复合材料电子结构和界面调控研究》(编号:182102410096), 2018年河南省科技厅项目,主持,第一,10万.
(7) 《铋基半导体复合异质结光催化性能微观机理研究》(编号:162102410013), 2016年河南省科技厅项目,主持,第一,10万.
(8) 《V、Fe和氧空位共掺杂调控TiO2的光催化性能》(编号:144300510057),2014年河南省科技厅项目, 主持, 第一.
(9)《调控能带结构优化几种三元Zintl合金热电性能》,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参与, 第四,80万.
(10) 《过渡金属氮化物、硼化物及碳化物硬度关联因素研究》,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参与, 第三,33万.
教学研究项目:
(1) 任凤竹. 《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编号:YJS2025XQLH32),2025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课程项目),主持,第一,3.0万.
(2) 任凤竹.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编号:YJ2022AL094),2022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精品教学案例项目),参与,第三,3.0万.
(3)任凤竹.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与训练》(编号:YJ2021AL071),2021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精品教学案例项目),主持,第一,3.0万.
(4) 任凤竹. 《“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编号:DJZW2019zn),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项目,主持,第一,0.5万.
(5) 任凤竹. 《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衔接研究》,2010年 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改项目, 参与,第五.
教学成果奖:
(1)任凤竹. 《《大学物理》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24年获河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第二.
(2)任凤竹. 《“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2022年获河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第一.
(3)任凤竹. 《大学物理》,2020年获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本科教育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三等奖,主持人,第一.
(4)任凤竹. 《大学物理课程线上线下多模式教学融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2021年获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与,第二.
(5)任凤竹.《物理学多媒体课件研究与制作》,2005年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 第五名.
(6) 任凤竹. 《原子物理学网络多媒体课件》, 2006年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成果类”特等奖,参与, 第二.
教材出版:
(1)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第三版), 2018年6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副主编.
(2)《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第二版), 2013年7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编.
获奖、荣誉称号:
(1)2023年,获开封市优秀教师.
(2)2023年,获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3)2020年,获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会员、优秀管理奖、优秀科研奖.
(4) 2015年, 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物理)一等奖, 特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1)《大学物理》,2022年河南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参与,主讲人之一, 第四.
(2)《大学物理》,2021年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2021年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参与,主讲人之一, 第四.
(3)《大学物理》,2020年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参与,主讲人之一, 第四.
(2)《大学物理》,2019年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参与,主讲人之一, 第四.
(3)《原子物理学》,2015年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参与, 主讲人之一,第三.
(4)《Solid State Physics》(《固体物理学》), 2015年 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参与, 第七.
(5)《原子物理学精品课程》,2008年河南省精品课程,参与,主讲人之一, 第四.

科学研究论文:
(1)Strain-induced ferromagnetism and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in two-dimensional ferroelectric ZnIn2S4,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24, 192902 (2024), 通讯作者, SCI2区.
(2)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beyond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in two-dimensional multiferroic heterostructur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23, 262902 (2023), 通讯作者, SCI2区.
(3)Multiple modulation of magnetism in two-dimensional FeCl2/In2Se3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123, 042903 (2023), 通讯作者, SCI2区.
(4)Polarization and built-in electric field improve the photocatalytic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efficiency of C2N/ZnSe hetero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48, 19554 (2023), 通讯作者, SCI2区.
(5)The polarized electric field of CdTe/B4C3 heterostructure efficiently promotes its photocatalytic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5, 22979 (2023), 通讯作者, SCI2区.
(6)Strain-driven valley states and phase transitions in Janus VSiGeN4 monolaye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21, 063103 (2022), 通讯作者, SCI2区.
(7)SrTiO3/Ti3C2Tx Schottky heterojunction as apromising high-efficiency photocatalyst for H2 evoluti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21, 143905 (2022), 通讯作者, SCI2区.
(8)Interface robust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effect in ferromagnetic/ ferroelectric BiFeO3/KNbO3 heterostructur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Results in Physics, 37, 105538 (2022), 通讯作者, SCI2区.
教学研究论文:
(1)高中物理课堂中渗透情感教学的探究[J]. 物理教师, 43, 38(2022), 通讯作者, 中文核心.
(2)体现科学本质的HPS教学——以“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教学为例[J]. 物理教师, 43, 26(2022), 通讯作者, 中文核心.
(3)高中物理能量大概念的建构[J]. 中学物理教与学, 02 (2022), 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4)融入HPS教育理念,培养物理科学本质观——以“电子的发现”为例[J]. 湖南中学物理, 02, 1, (2022), 通讯作者, 一般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