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与电子学院文化建设纪实


                                                             学生记者:李丹、高顺欢

 

开篇的话:

明朝学者在《答郑仲辩》中有言:“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千百年来,先人们正是秉承着“格物穷理”的精神,一步步探索天地之间的道理,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坐落于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的物理与电子学院亦是如此。从1923年到2016年,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一代代热爱钻研的学人相聚于此,秉持“复性正心、格物穷理”的精神,以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将自身发展与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

三座现代化大楼和一座锥形报告厅,构成了现在的物理与电子学院,他们安居学校一隅,不事浮华,像风雨共济的手足,共同守护着物理与电子学院的成长,犹如几个支点,为河大理工科的发展撑起了一片天。

百年积淀,薪火相传创辉煌

物理与电子学院的前身为中州大学数理学系,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设立较早的院系之一。

从建院初期的平稳建设,到动荡年代的流亡办学,再到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物理与电子学院的发展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得益于国家和学校的支持,学院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物理与电子学院终于在风雨之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而这个“黄金年代”与一个人的名字息息相关,那就是朱自强。

无论是物理与电子学院的发展还是河大的理科复兴,朱自强先生都是当之无愧的抗鼎之人。

朱先生是中国实验物理学奠基人胡刚复先生的关门弟子,在理论原子核、电法测井、计算数学、光化学和有序分子膜等科学领域都取得了创造性成果,是国内纳米材料最早的研究者之一。

1985年,原在吉林大学工作的他,作为学科带头人被引入河南大学,任物理系主任,从此在河大扎根。

朱先生是个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其学术研究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和材料科学等诸多学科,在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

通过艰辛的努力,他来河南大学不久后便创建了固体表面研究室,这是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后我校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科研实验室。朱先生带领同行在实验室开展LB膜即有序分子膜的研究,使河南大学理科科研工作步入新的阶段,建立了河南大学第一个物理学硕士点——凝聚态物理硕士点,确立了物理学科的发展方向,为河南大学物理学科及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理科建设“百废待兴”的状态下,朱先生从一个“烧杯”开始做起,用其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鞠躬尽瘁的科研精神,带领一批饱学之士“开疆辟土”,为河南大学理科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朱先生常说,你要把八小时内外分得很清,就干不了科学研究,就做不成啥。”朱先生的研究生、如今的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祖亮教授回忆,在朱先生眼里,科研时间不论朝九晚五,在实验室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

1991年,朱先生被查出患有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但即使身患绝症,他依然坚持站在科研和教学的一线。病最重时,甚至坚持坐在藤椅上给研究生上课。

从发现病患到去世,四年时间,朱先生只住了两次院,加起来只有三周。平常除了定期去校医院检查,都是自己买中成药治疗。

但病魔无情,朱先生没能迈过这个坎儿,在61岁那年离开了毕生热爱的事业。

作为学者,在河大十年,朱先生主持完成近二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是河南省第一个主持并完成国家科委“863”高科技项目的科学家。他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作为教师,他为河大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宋纯鹏、张治军、张伟风、杜祖亮等河大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顶尖人物,或是他的学生,或曾得到过他的指导。

2005年,在学校举办纪念朱自强逝世十周年的学术报告会上,时任校长的关爱和教授说:“朱自强先生的一生是奋斗不息的一生,他为河南大学理科发展作出的贡献,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永远铭记在河大人的心中,他为河南大学创建的科研基地和取得的科研成就将永远成为我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直到今天,提起朱自强先生,物理人的脸上还洋溢着无限的敬佩与自豪。“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朱自强先生身上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的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物理人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攀高峰。

躬身科研,人才荟萃显锋芒

从老一辈物理人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到如今青年学者的开拓创新,奋勇进取,在物理与电子学院这个平台,从来都不缺有志之士。

从1923年到2016年,无数热爱钻研的人在物理与电子学院的这片沃土上,辛勤播种,把抽象变成具体,把梦想照进现实。物理与电子学院也正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

省特聘教授王渊旭致力于提高热电材料转化效率的研究,“研制出更高效的热电转换材料,是热电物理领域研究者正在积极做的事情。”在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王渊旭介绍。

引领学科发展,走在国际前沿,是物理与电子学院学科发展和科研建设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物理与电子学院每一个人都没有停止过努力。

黄明举教授首次在光致聚合引发体系中掺入纳米粒子,提高了光盘信息记录的密度和容量;顾玉宗教授课题组在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调控电荷转移实现了二元半导体与新型碳基复合材料光学非线性的增强,为功能化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材料在光子器件上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物理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王宏华在谈及学院发展时说:“学院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建设”。

物理与电子学院现有教职工149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青讲座教授2人,省特聘教授3人,黄河学者2人,校特聘教授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10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专任教师中7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三分之一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访问研究经历。这样一支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且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邝艳敏在物理与电子学院工作刚满一年,和众多年轻力量一样,选择物理与电子学院是因为它提供了比较好的科研平台,让自己的才能有“用武之地”。在她眼中,物理学院是一个科研氛围浓厚、团队配合默契、积极向上的集体,“我希望能在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上,在科研上有所收获,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开拓创新,继往开来铸华章

近一个世纪的风雨积淀,一代代物理人的艰苦奋斗,物理与电子学院从早期单一的物理学本专科教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人才培养和开展科学研究的教学、科研基地。

如今的物理与电子学院拥有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河南省重点学科,并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凝聚态物理博士点。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12个二级学术学位硕士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15年,物理学作为“纳米材料与器件”学科群三个学科之一成功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此外,物理与电子学院还拥有电子实训、普通物理、电子电工3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5年,物理与电子学院将以上三个中心进行整合升级,申报国家级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于今年初成功获批,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作为河南大学首批研究型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拥有光电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铝镁铜基原位复合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河南大学测控电子技术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实验室,并拥有微系统物理研究所、计算材料科学研究所、光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多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在高水平研究平台的支撑下,物理与电子学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近三年,共承担国家基金项目25项,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253篇。据ESI数据统计,物理与电子学院对物理、化学、材料三个一级学科的总贡献度居于学校首位。

同时,物理与电子学院还孕育了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系、特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机构,为河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我校高水平科研实验室之一,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在省特聘教授张伟风的带领下,积极从事新型光伏材料的研发: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钙态矿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立志找到“低成本、高能效、环境友好”的光伏材料及太阳能电池。

正如张伟风教授而言:“科技的发展是为了人类进步”,物理学人正是以这种崇能尚德、经世济用的抱负,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在引领学科建设、服务地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通过多年的建设,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已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具备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任务的能力,并与物理与电子学院其他高水平科研平台一道,肩负起河大理科腾飞的理想,带动物理与电子学院乃至河南大学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建设。

搭建平台,多元发展显成就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诠释杠杆原理时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把想法付诸实践,并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这便是物理的乐趣。

作为一个理工科并举的研究型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坚持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希望培养出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能力强的学生。”院长顾玉宗将物理与电子学院的实验教学体系概括为“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五个平台”,即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三层次逐级递进的实验内容为教学模式,以五个实验教学平台加校外实践基地为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

2002年,为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组建实训中心,下设电子实训实验室、电子设计开放实验室等12个专业实训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电子实训等基础性实训课程,同时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场地、材料等支持。

“如果你是在物理方面有想法、有创新思维的青年人,这里就是你施展才华的地盘。”实训中心主任如是说。

在实训中心,学生的发明随处可见,曾获得我省挑战杯特等奖的“基于无线网络的嵌入式激光条形码扫描系统”,省挑战杯一等奖的“人机交互智能助盲系统”等等。

2010年,物理与电子学院成立创新实践与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每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物理与电子学院获批项目数量连年居全校首位,验收优秀率居学校前列。截止2015年6月,获国家级奖19项,省级奖83项,学生获奖300余人次。

为了使学生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物理与电子学院还积极通过与企业合作,校企联合,跨校合作,分别与许继集团,中原活塞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6家集团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和实习基地,并与武汉迈川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联合开发,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特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辐射示范带动等作用。

学风浓厚文化传承创新篇

张伟风教授在回答“搞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的问题时,只回答了两个词:一是“踏实”,二是“执着”。

物理与电子学院近百年沉淀下来的艰苦卓绝、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体现在这所学院的方方面面。

一进入物理与电子学院大厅,就能看到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笔记整齐的摆放在旁边的桌子上,随手翻开一本都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条理清晰的演算,而几乎每一本的作业都会有老师用红笔写出详细的批注。而走进实验大楼内部,老师和研究生们发表的SCI论文贴满了整面墙壁,让人一下子被浓郁的科研氛围所吸引。

2015年,物理与电子学院物理学专业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明德计划”班,学院要求该班专业课程均由教授授课。即使是功成名就、经验丰富的教授教起课来也丝毫不愿马虎。据物理与电子学院白莹博士介绍,张伟风教授每次上课前都要把“PPT”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从公式图表的润色,到字母符号的上下标都不肯放过,直到令他自己满意为止。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物理人的认真严谨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王丹丹是物理与电子学院研一的学生,跟随白莹博士进行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走进她的实验室,除了摆放在实验台上种类繁多的实验器材外,成堆成摞的论文布满了她的书桌。“上课、做实验、看文献”构成了王丹丹生活的全部。其实她每周上课的时间算起来只有一天,但她把剩余的时间全都泡在了实验室里,与设备、器材为伴。从早八点到晚十点,即使是一个实验重复了上百遍,她也不觉得累。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你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是感觉不到累的,反而会很快乐”,而像王丹丹一样的学生,物理学院不胜枚举。

对于物理人而言,坚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内化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素质。

2013级测控专业的王鹏辉是学弟学妹眼中的“技术帝”、“大神”,他曾带领他的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电子设计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2015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王鹏辉为按时制作完成“风力摆”,在实验室连续“闭关”三天四夜,把“床”都搬到了实验室,一遍又一遍地调试着自己的宝贝机器。

“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在攀岩科学高峰的征程中,一往无前,上下求索的精神,已经内化为一种文化基因,在一代又一代物理人中血脉相承。

正如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教授所言:“物理学科支撑着河大理工科的发展,是全校理工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回望物理与电子学院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平坦开阔还是曲折艰辛,物理人始终坚持“复性正心,格物穷理”的院训,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一脉相承,把学院的发展与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相结合,朝着“双一流”的目标奋勇向前。

盛夏的牛顿广场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显示出无限生机。这正如根植于河大沃土中的物理与电子学院,不断汲取养分,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