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王渊旭:用生命溅起历史洪流的浪花 ——追记河南大学师生心中的“黄大年”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21日 15:46

在河南大学主页10月15日的头条关注栏目中有这样一则新闻:由我校物理与电子学院主办的“2019河南大学纳米碳材料高峰论坛”于10月12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新闻所配图片便是10月13日上午论坛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专家的留念合影。合影正中,站着一位面带微笑、眼神温和的中年学者,他便是物理与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渊旭。

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9年度河南省文明教师,开封市优秀教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身上有太多光环。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照片中看起来如此神采奕奕、年轻有为、正值盛年的他,竟在论坛开幕式的第二天永远地离开了!离开了他最牵挂的家人和同事,离开了他心心念念割舍不下的学院,离开了他早已融入生命血液的河大!

其人虽已去,千载有余情——

10月18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物理与电子学院A313会议室,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室主任代表、教师代表,王渊旭课题组成员、博士生、硕士生等用集体座谈的方式追忆王渊旭同志生前的点点滴滴。在无限的思念与崇敬中,我们走进了他短暂却珍贵、动人而高尚的人生。

重病之际,他最记挂的还是学院

为加快开展“双一流”建设,学校对部分重点科研机构进行了调整,依托物理与电子学院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始独立运行。没有高层次科研平台,学院和学科的发展将寸步难行。“‘这不要紧,我们再建新的嘛。’在我们都着急得不知所措的时候,渊旭却没有慌乱,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将其高效地落实到了行动中。”物理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王宏华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这就成了他后来一直为之忙碌奔波、付诸大量心血的工作重心—凝练方向、整合资源、组织团队申报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9月26日,经过前期充分酝酿和精心准备,王渊旭带队赴郑州参加2019年度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答辩评审。在答辩会即将开始时,王渊旭突然感到背部撕裂般的疼痛。为了不使大家多日来的心血付之一炬,他强忍剧痛全程站立坚持完成了汇报和答辩。结束后,他便被紧急送往省人民医院急救室,之后很快转入ICU病房。醒来后,他对守在病床边的妻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多关注答辩结果。

9月29日,王渊旭的手术在省人民医院顺利进行,守在手术室外的学校领导和班子同事都松了口气。住院恢复期间,往日里曾得到王渊旭悉心关怀的学生们纷纷自发前往医院照顾。“陈东过来,院里最近出台的那个博士生出国优惠政策你快去看看吧。”王渊旭半夜醒来后,在病房里对自己说的这句话,王渊旭的博士生陈东一直记在心里。“他心里记挂了很多人和很多事,唯独从来都不是自己。”

10月8日,王渊旭出院了,在家里他仍然时刻挂念学院的各项工作进度,时常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同事询问相关事宜。王宏华说:“我在电话里告诉他,那天他抱病坚持完成的答辩顺利通过了。可他还希望了解更多后续迎接现场检查的工作安排,我却不忍再说下去……。”

“这个开幕式我是一定要去的,这样大家就不会担心我了。”10月13日,王渊旭坚持出席先前一直由自己主持安排谋划的2019河南大学纳米碳材料高峰论坛,留下了与同事们的最后一张合影。

10月14日凌晨,王渊旭再次出现紧急情况。“你看他昨天还好好的啊,今天怎么就这样了。”病房门口王渊旭的妻子盯着头一天的合影,泪流不止,可这竟成了他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王渊旭非常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他走的前一天,得到消息,他主持申报的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作为省内唯一推荐项目上报教育部。我怕他知道后心情激动,就想着等他痊愈后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可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项目组成员任凤竹老师如是说。这是王渊旭生前最关心的工作之一,也是同事们最大的遗憾。

思路清、重落实,他的心中有大格局

在大家评价王渊旭的用语中,“心胸开阔”、“思路清晰”、“重抓落实”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作为班子成员中联系最紧密、工作接触最频繁的搭档,王宏华认为,王渊旭工作思路清晰,总能把思路和设想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一项项具体的工作当中去。学院面临“双一流”建设的繁重任务之际,王渊旭顶着巨大压力挑起重担。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升?科学研究如何突破?平台如何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加强?他投入大量精力做出总体规划,并带领学院班子成员梳理思路、逐一落实。此前,在与学院青年教师陈珂的谈话中,王渊旭谈到了学院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且已经构建了清晰的蓝图,“他思路非常明确,知道什么是关键点,应该在哪里重点布局”。

王渊旭在日常工作中,勇于担当,从不回避棘手问题。大到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小到教师个人发展,他都亲力亲为。担任院长后,王渊旭对物理与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高度重视,多方奔走呼吁,为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仅仅三个月,他带领学院领导班子出台了三份有关人才培养的文件。除此以外,他还为物理学科的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在人才招聘工作上,王渊旭主动留下自己的信箱,第一时间获取人才信息。部分老师不理解他为什么把这项工作盯得这么紧,在王渊旭眼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学院和学科发展的关键。他曾说:“我多担点大家的意见没关系,只要对学院的发展有利,就应该去做。”

作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渊旭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在做好繁重行政工作的同时,对党务工作没有丝毫懈怠。2018年8月,上任伊始,学院党委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渊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畅谈了自己学习省委会议精神的体会及如何把省委和学校党委的部署认真落实到学院工作的思路和办法。这是他首次以学院党委副书记和院长身份表现出很高的政治站位。”王宏华回忆到,王渊旭在给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和入党积极培训班上党课时,以自身求学、科研经历为例子,向同学们讲述如何培养政治素养,筑牢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作为党委委员,他常和预备党员谈话,了解基层学生组织发展情况以及预备党员党性修养状况等。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王渊旭是一名专家、学者、院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毋庸置疑,他也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

在副院长赵高峰的眼里,王渊旭总是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他为人低调谦逊,心中有大格局。谈起与王渊旭共事的经历,赵高峰几度哽咽:早在担任院长之前,王渊旭就屡次拿出自己的科研经费帮助其他老师购买科研设备;当设备需要更新时,他又拨出自己的经费重新购买。尽管经费有限,王渊旭在注重课题组发展的同时,还经常雪中送炭、帮助其他课题组解决燃眉之急,尽心尽力地帮助每一个能帮的人,从不推脱。

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必由路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毛立群处长回忆到,“王渊旭对国际化办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学院通过国际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她曾给王渊旭发信息,希望学院能够给海外引智办公室推荐负责引智项目的科长,不到十分钟便得到他的肯定答复,推荐了一位优秀的年轻博士。而在这之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已经从物理与电子学院调走了一名优秀辅导员。

王渊旭曾任河南大学第四届学术委员会自然科学学部秘书长,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渊旭关心研究生培养,心系学校科研发展。在做好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深入一线调研,积极就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曾代表学部就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促进学科建设作专题发言,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无论是作为专家学者、学院院长,亦或是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渊旭总是能着眼于学校和学院发展的整体大局,着眼于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宏伟大业,有时甚至会放弃个人利益来成全他人。在他眼中,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个河南大学的发展更为重要。

敬业、严谨、认真,他言传身教

一个人的伟大,并不是说他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而在于他影响了多少人。王渊旭作为师者的魅力之一也在于此。

严谨认真是王渊旭最显著的工作作风,也是王渊旭留给身边人最深刻的记忆之一。2018年10月,河南大学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审核评估,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院长代表学院向教育部专家进行专题工作汇报。“我们能想到的是常规的汇报方式,而王院长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汇报思路。”参与制作汇报PPT的老师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王渊旭对整个汇报过程“高标准、严要求”,“小到PPT中的一张配图,大到整个讲解流程的设计,王院长没有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前后修改长达一个月,评估前一周反复试讲6次。虽然并未按预先计划得以展示,他却安慰大家不必气馁,认为这是对学院工作的又一次梳理总结,并非全然无用。”这次准备过程中梳理出来的“专业基础、思辨意识、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人才培养理念和“一堂课、一份试卷、一份毕业设计”等具体措施,将贯穿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006年,王渊旭完成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后,来到河南大学工作,相继受聘为“黄河学者”、省特聘教授。在同事们眼中,他是潜心工作的好搭档,是不折不扣的“熊猫级学者”,是团队的主心骨,总能切实解决好专业领域的问题。“王老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很丰富,我们每次向他请教问题他都会主动应下,永远知无不言。”他带领团队致力于新型能源材料—热电材料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层状热电材料导电的物理机制,发现了热电材料中的能谷简并、纳米热电材料中的量子限域效应以及阴离子基团构型差异与热电特性的关联,得到了国际热电学会主席华盛顿大学杨继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教授、日本大阪大学Ken Kurosaki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G. Jeffrey Snyder教授、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陈志刚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认可。

王渊旭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多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他申报的2019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已通过网络评审,并完成了会议评审环节;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120余篇,其中2012年以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3.0以上的SCI论文50余篇;曾获评2016年度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连续7年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是由汗水浇铸而成,在学生们看来,他是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对待科研认真严谨,修改论文一丝不苟。发给他的论文总是在当天得到修改稿,上面满是他的“圈圈点点”,甚至连错误的标点符号都一一指出,这些批注总能让学生收获满满。师从王渊旭的硕士研究生张小静如今已经毕业,但数年前的一次实验中,因为自己马虎算错的那组复杂数据,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王老师将全部数据重新算了一遍,并把正确数据摆在我面前时,我深感内疚和自责。”润物细无声,王渊旭用行动和榜样的力量将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传递给了学生,一届届学生们也自觉地将这种作风发扬光大,在各自的岗位上如恩师般发光发热。

爱才惜才,他对青年人的成长发展无私支持

他时刻站在学院整体提升的高度,支持着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在物理与电子学院B座六楼大厅走廊,有一间约10平米的实验室,它并不惹人注意,却是陈珂心底最大的感动。2018年,陈珂从北大学成归来,迫切需要实验空间开展研究工作。“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场地无疑是最重要的。但当时学院资源有限,难以腾出多余的实验空间。”作为一个新回来工作的青年教师,陈珂只在偶然间向王渊旭提起一句,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但王渊旭却默默把他的话记到心里,克服困难在六楼走廊的空地上搭建起一个小隔间,用作陈珂的实验场地。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满足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需求,因为他明白,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艰辛耕耘,而他的责任就是为这些人的发展提供最大的支持。接下来的一年里,在王渊旭的建议下学院又为陈珂解决了94平米的实验用房。或许在一般人眼里这不算什么,但这100多平米中饱含的却是对青年教师的关注与支持。

不仅是青年教师,王渊旭也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王老师相处的日子,总是如沐春风,充满希望。”2014年出站的博士后杨癸回忆恩师时说道。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王渊旭与学生的关系,那便是亦师亦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是他的风格,比起言传,他更注重身教。

对于王渊旭来说,学生的学业重要,但生活和身心健康也不容忽视。张小静回忆道:“他不仅关心我们的科研,还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甚至比父母更细心。记得读研一时,每次放假,王老师都会叮嘱我到家了要给他发短信报平安。研二的时候,我放年假晚走了几天,王老师就问我在学校还有饭吃没?宿舍还有暖气没?”冬天的手机是冰冷的,但王老师的关怀却是暖暖的。要求学生每次到家报平安,已经成为王渊旭关爱学生的习惯。每当学生需要帮助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学生对开封不熟悉,他亲自当“导游”,带他们品尝开封美食;学生钱不够,他就自掏腰包帮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学生生病了,他没有时间,便委托妻子陪着学生去医院看病。

学生们在对老师不幸逝去感到遗憾和痛心的同时,更多的是坚定以老师为榜样而继续奋斗的决心。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把学院风格搬到家中,他早已将家校融为一体

记者来到王渊旭家中,迎面的客厅大门装修风格与家中整体设计似乎有所不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门框周边的暗红砖墙竟与物理与电子学院大楼外观所用红砖一模一样。

回忆起当初装修的情形,王渊旭的爱人李晓红觉得一切仿佛还在眼前,“那段时间他没空管装修的事情,唯有这面墙和这扇门是他亲自设计的。”对寄予了爱和温暖的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亲自参与规划,设计出自己期盼的模样。王渊旭投身工作无暇顾及,却唯独将学院日日可见的红墙设计到了家中。“他把学院搬进了家里,更是放在了心上。”

“他太累了。”在王渊旭岳父的记忆里,他总是很少在家,即使回到家里,也总是忙于学校与学院的工作。“在他的心里,学校就是家、家就是学校,两者已经分割不开了。”

“人要懂得感恩,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回报河大。”在王渊旭的成长中,得到了学校各方和学界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生病期间更是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关爱,对此李晓红总是念念不忘。王渊旭与爱人同在河大工作,儿子在河大附中上学,在王渊旭看来,河大是整个家庭依靠的支柱,家人得到他最多的嘱咐就是要学会感恩、回报河大,这也深深影响了他身边和受教于他的每一个人。

尽管平日工作很忙,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王渊旭与儿子王锐的关系却十分融洽。“虽然他不常在我身边,但我们的心是紧紧抱在一起的”,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过往点滴,王锐说,父亲就是他心中的一道光,完美得几乎挑不出任何缺点。他永远话不多,但他脸上总是挂着招牌式的微笑,总是会把别人的需要、别人的事放在心上。“有一次,我请爸爸帮我拿一个东西,我问他‘需要说谢谢吗’,他说‘不用,懂得感恩就好’;病重的那几天,我去看他,他对我说了一声‘谢谢’,那一刻,我从未觉得他说的这两个字如此响亮。”

“所以,你的父亲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记者说。

“可是,这颗星是我的太阳。”王锐低头沉默。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是时代楷模、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誓言,有人对照王渊旭的事迹说,他,便是我们河南大学的“黄大年”。

“我们只能以更好的工作来报答王院长。我们要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化悲痛为力量,砥砺前行,以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告慰长眠的王院长。”这是物理与电子学院所有师生的心声,也是身处“双一流”建设历史关键时期中的每一个河大人应当从中汲取的精神力量。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愿逝者安息,愿每个人都能在这条长河中溅起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