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

“两学一做”是党内经常性教育的重大创新

发布日期: 2016年06月26日 00:00

——中国共产党党内经常性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通过经常性思想教育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在纪念建党95周年和党中央做出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大部署之际,认真回顾、总结党在95年发展中始终高度重视党内经常性教育的历史与经验,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党95年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党内经常性教育发展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中规定:“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其中的“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就担负党员教育宣传工作。而当时党的重要领导人在党纲起草过程中,也都突出强调了党内经常性教育的重要性。如1921年夏陈独秀在他所提交党的一大考虑的党纲中,就“特别着重于党员教育、党内民主、党的纪律”。1923年,党的三届一中全会通过了《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要求通过“政治讨论”、“原理讲演”、“劳动生活讨论”等形式,用“健全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和社会观及集体主义人生观”武装党员。党的四大在关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中,提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各国党之布尔什维克化”的教育,是党“更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应使之成为党中教育工作的理论的根据”,决议案还针对“党中政治教育做得极少,在党报上我们几乎很难找到教育党员关于党的政策的讨论文字”的问题,要求加强党内教育。六大通过的党章,则明确对党支部的任务做出规定,并把“征收和教育新党员,散布党的出版物,在党员及无党工农中进行文化和政治教育的工作”作为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在此之后,加强党内经常性教育就成为党代会历次通过或修改后的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确定的基本工作职能。而在实践中,我们党也一直把党内经常性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出了用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广大党员的重要思想,这是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思想建党原则的雏形。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方法,强调要通过开展党内批评、进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等方式加强党内经常性教育。到了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推动了全党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并把党员干部教育放在全部干部教育工作的首位。1942年2月党中央在《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在职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干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又应该是第一位的。”关于党内经常性教育的这些认识及其实践,正如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所说,是党的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的“利器”。

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党中央对加强党内经常性教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央就指定了12本干部必读书籍,号召全党为建设新中国而学习,提高党的理论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伴随《毛泽东选集》第1、2、3卷出版,各级党组织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刘少奇就此在《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中提出:要在全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如果埋头到这些实际工作中去,不加强政治学习,不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那就有危险性,就会脱离政治,脱离基本理论,使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发展起来。”在全党经常性教育普遍加强的同时,1951年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指出“党正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复杂任务,全党有系统地学习理论,比较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好的条件,也更加迫切需要”,要求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政治常识、理论常识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强党内教育。为促进干部学习规范化,党中央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决定、通知、规定等,不仅分门别类,对各地、各部门、各级党组织的经常性教育作出规定,对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作了详细规定,还建立了由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初级党校、城市夜党校和新党员训练班构成的党校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和形成党内经常性教育常规化的体制机制。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党中央在异常繁忙的建设工作中,始终强调加强经常性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把学习教育与做好工作、解决问题作为党内经常性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61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就先后六次建议和倡导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以新的学习运动,重新教育干部,推动工作落实。1961年9月中央作出《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还确定对全党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地进行一次轮训”,用以提高干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党内经常性教育,已经成为执政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日常性工作,它不仅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领导水平,也为使党实现从处于地下状态的革命党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执政党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条件。

进入改革开放发展时期之后,党内经常性教育得到了更为突出的重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开始后就清醒地告诫全党,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要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认为如果抓不好,党和国家确实有可能发生“改变面貌”的问题,对此“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全党都要“重新学习”,而“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还围绕党章的修改和学习指出,必须结合“党员有什么权利与义务,究竟怎么样才算个共产党员,不合条件怎么办”等问题,“通过讨论党章草案,对全党进行教育”。在他看来,“中国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所以,“要把干部教育好”,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战略问题”、“最大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认识,在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领导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那里得到了不断的强调和发展,党中央据此先后在全党进行整党整风、“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基础上,对加强党内经常性教育进行了持续性的部署与安排。一方面,在党的十二大党章和以后历次党代会修改的党章中,都突出地把党内经常性教育作为党组织基本的工作职责,把党内经常性教育作为学习、贯彻党章的根本性要求;另一方面,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等制度性规定,对加强党内经常性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内经常性教育获得了制度性保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2006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鲜明地突出了党内经常性教育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第一次明确了党内经常性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原则、基本内容、方法途径和保障措施,为构建党内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党内经常性教育已经成为党能够成功领导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条件。

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现了党内经常性教育的重大创新

在我们党95年党内经常性思想教育发展的历史中,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求,不断探索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实现途径与方式,成为保证党内经常性思想教育取得实际成效的突出特点。而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经常性教育的重大创新。

首先,“两学一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管党的相辅相成,以“基础在学”的前置性条件,为学习教育确定了基本的内涵要求,促进了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内容的新丰富。从我们党的历史和传统上看,坚持党内经常性的教育,始终必须体现思想建党原则和依靠制度管党治党相统一的要求,这是我们党95年来在党内经常性教育中总是把党的基本理论和党规党纪作为基本内容的原因所在。而党中央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的部署中,把学好党章党规、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基础性、前提性要求,这就从思想建党的意义上,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在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布局,从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中,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对党忠诚、弘扬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从制度管党治党的意义上,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学习把握党的“根本大法”,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信奉党的主张,遵守党规党纪,履行党员义务,把握言行举止的尺度和底线,真正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两学一做”的这些基础性、前置性要求,不仅实现了思想建党和制度管党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统一,而且把这种统一内在地贯穿于学习教育的全过程,使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的内容,具有了既反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又体现党的思想理论创新成果、制度机制完善成就的新内容,为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

其次,“两学一做”坚持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高度吻合,以“拓展“、“延伸”的衔接性安排,为学习教育确定了科学的承转关系,形成了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实践的新思路。在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以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为主的多种教育形式。而尽管不同的教育形式在增强党的统一性、纪律性和战斗力、凝聚力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如何实现党内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的科学承转和有效衔接,依然是党的建设不断探索的实践。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中指出:“两学一做”“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这里的“拓展“和“延伸” ,就是通过“两学一做”,“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很显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出“拓展“、“延伸”的衔接性安排,为实现党内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的科学承转和有效衔接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党内的集中性教育,往往针对的是一些突出的和专门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解决这些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并取得实际的成效。同时,这些问题又往往难于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完全解决,需要经常性和持续性的教育不断跟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基础上,把集中性、专门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运用并扩展到党的日常性、持续性教育工作中,把集中性、专门性教育活动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放诸经常性教育实践中解决,推进集中性教育成果的巩固。另一方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出“拓展“、“延伸”的衔接性安排,也可以使集中性教育成果在更广泛的实践中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使集中性教育的经验在更广泛的范围进一步验证与推广,由此还可以对今后可能的集中性教育进行思想准备。这样两方面的探索,使党内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的内在承转关系具有了充分的体现,为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在实践上打开了新的思路。

第三,“两学一做” 坚持思想教育与行动落实的内在统一,以“关键在做”的根本性要求,为学习教育确定了明确的主题归属,实现了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任务的新部署。马克思主义是知行统一论者,强调知行合一、以知促行。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这也是95年中党内经常性教育的鲜明特点和优良传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继承发扬这一传统的过程中,坚持思想教育与行动落实的内在统一,把“学”作为“做”的基础,以“做”作为“学”的目的,突出学习的效果和实践的成效,使“做”成为检验与衡量学习成效的标准。基于这样的思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强调“关键在做”的同时,特别突出地把“学”与“做”的落脚点,放诸到“做合格党员”的基点上,要求每个党员都要把学和做统一到一个“合格党员”必须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和用科学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的基本要求上。这就在一方面,使新形势下的经常性学习教育确定了明确的主题归属,即按照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自觉地做学习、遵守和维护党章党规和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先进分子;另一方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明确地把“四讲四有”作为当今实践条件下“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在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保持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精神追求,恪守先锋队战士应有的组织意识与纪律规矩,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由此使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的任务要求更为贴切地反映了新的时代特征与实践呼唤。

最后,“两学一做”坚持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相互促进,以“问题导向”的指向性约束,为学习教育确定了现实的衡量尺度,找到了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目标上的新定位。从根本上说,党内经常性的学习教育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学习教育,这是贯穿于95年来党内经常性教育全过程的主旨所在。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在对“两学一做”进行的部署中,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由此从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统一性上,确定了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的目标定位,这就是以正视问题为前提,分析研究问题是关键,根本在解决问题。换言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只有把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贯穿学习教育的始终,把问题找准摸透,并真正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学习教育的成效。这就在一方面,使学习教育的目的落脚到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即理想信念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状态不振和道德行为不端“五大突出问题”,引导全体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分析解决“五大突出问题”,必然也使学习教育把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实践发展中改革攻坚如何突破、经济下行如何遏制、结构转型如何升级、脱贫攻坚任务如何完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培育,以及多重型社会矛盾如何化解等问题结合起来,使经常性学习教育与实际问题的整改联系于一体,推动经济发展、改革任务、民生改善、作风转变等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的解决,由此使新形势下党内经常性教育的目标及其衡量尺度有了进一步的科学定位。

三、总结历史经验,推动党内经常性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内经常性教育是党内教育经常化、长期化的必然要求与体现,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化工作。如何推进党内经常性教育不断开展并取得新的成效,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和巩固执政地位必须回答的课题。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党在自己95年发展历史中进行党内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实践,以及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

1、党内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须臾不可忽视的重大任务,必须从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认识其重要性。从95年发展的历史上看,我们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通过经常性教育实现全党在认识与行动上统一的党,越是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对全体党员的教育就越是重视。而在党内经常性教育出现不够重视或有所偏离的情况下,也总是伴随着党的事业出现挫折或损失。邓小平1989年曾经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教训时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这无疑是对党内经常性教育重要性所做的最好诠释。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既在于做好经常性教育本身就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稍有松懈必会产生重大失误。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共产党员不是生活在真空状态,不可能隔绝于世。在党所承担的时代使命和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前,关于党的基本理论、党组织和党员所必须遵守的党章党规,以及党在不同时期确定的大政方针的教育,都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和严峻的多重性考验中进行的,正确的思想和党组织的要求不能及时进入党员心中,错误的甚至荒谬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这一点,如果我们结合改革开放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由于放松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最后步入歧途的教训加以思考,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加强党内经常性的教育,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员,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党内思想斗争,在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过程中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思想理论基础。对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2、解决实际问题是党内经常性教育的着力点,必须把改进学风作为关系教育成效的根本性问题来看待。回顾95年我们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党内经常性教育在实践中既有着取得突出成就的发展,也有着存在这样那样不足的时期,一些时期还出现过大的失误与挫折。产生这种情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学风问题至关重要。实践表明,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推进党内经常性教育,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式地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截然相反。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最显著的标志,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学习教育中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教育的自觉性,才能保证学有所获、教有所得。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就指出: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这就表明,问题导向内蕴着的是经常性教育的针对性要求,如果不能以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统领党内经常性教育,其教育成效是会大打折扣的。

3、以上率下是保证党内经常性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必须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进行党内经常性教育,面对的是全党,每个党员都责无旁贷。但是,“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行为,对学习教育的成效具有巨大的影响。从我们党进行党内经常性教育的实践上看,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躬身践行、以身作则,要求普通党员学习的自己先学,要求教育普通党员的自己先受教育;要求普通党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普通党员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始终是保证经常性教育实效的关键。党内经常性教育的这条成功经验,在当前正在推进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党员领导干部在“两学”中,必须自觉以党章党规对照检查自己,科学把握系列讲话蕴含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高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需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在“一做”中,必须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准,解决好“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这五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由此通过层层示范、层层带动,上级带下级、班长带队伍,在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实践中保证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4、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是党内经常性教育客观面对的课题,必须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逐步获取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党内经常性教育是循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而行的实践,必然会要求在不断的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经验,努力认识与把握党内经常性教育的发展规律。事实上,在我们党长期进行党内经常性教育的过程中,勇于大胆探索、善于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经常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一直是党内经常性教育保持活力、产生实效的重要原因,而党对自身经常性教育内容、目标、任务、要求、途径、方式、方法的每一次探索、总结,都极大地促进了党的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突破,提高了党对推进党内经常性教育客观规律认识与把握的程度。因此,在实践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党内经常性教育的理论研究,由此获得更多关于党内经常性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本身也是党内经常性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